“工业互联网”作用下,车间里的变革
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,随着各地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,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,我国经济展现巨大韧性。当前,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,工业互联网技术不断突破,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,也为促进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。
互联网下半场,工业互联网将是主旋律
近年来,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,有力提升了产业融合创新水平,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,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在这场工业互联网引领的巨大变革面前,工业企业是主角。在浙江,面大量广的制造企业,因为规模大小不一、所属行业不同、发展层次有别,面对工业互联网浪潮,表现和诉求也不尽相同——有的企业想变但不会变,毕竟涉及到软硬件改造等方方面面的前沿技术;有的企业想变不敢变,毕竟工业互联网并没有一个万能公式,而且5G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尚不成熟;还有的企业担心变了没效果,因为毕竟这不是一笔小的投入,事关企业未来发展。
利用工业互联网,打造智变生态圈
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,能有效推动生产模式升级,并深入挖掘工业数据的资源价值。对不少传统制造企业来说,走好依靠工业互联网转型之路还需迈过两道坎。第一道坎是企业对于改造成本与带来效益的权衡。第二道坎是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偏低是工业互联网改造的难点。
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化车间开始。在传统的服装企业的过程中,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各种因素中,至少30%缘于工序之间的无效等待和质量问题引起的返工。
现在安装的数字化在线质检系统,可以试试检测能到生产进度、质量,管理人员就可以看到整个工厂的生产状况。采集生产数据,实时监控生产状况,对有问题的生产工序进行干预,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,提高生产效率。让生产线上的工人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生产数据,企业根据不同的数据排名进行不同的奖励,能进一步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。
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低,有超过55%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。此外,行业间整体数字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,超过50%的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。复工复产过程中,制造业企业看到了工业互联网发挥的重要作用。利用工业互联网不仅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用工密度,而且一些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延展供需对接功能,汇聚各地信息,根据需求实现精准匹配,从而有力拉动生产。